湘西工作
本期聚焦
特别策划
工作研究
调查思考
基层视窗
宣传推介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湘西工作 > 基层视窗 > 关于重点项目建设的思考
关于重点项目建设的思考
http://www.xxnet.com.cn 时间:2016-07-13 13:39:57 湘西网

  □ 花垣县发改局 石帮林

  项目建设事关小康湘西建设大局,事关全州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我州作为后发地区,要牢固树立“一切靠项目支撑”理念,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建设的示范引领、统筹支撑作用,助推经济社会稳健发展。

  一、项目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前期工作是短板。项目工作人才总量少、层次低,缺乏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部分项目在研究策划、包装推介阶段,对上级产业和投资政策研究不透、把握不够,项目前期工作达不到应有深度,部分职能部门和企业单位项目工作人员不了解项目开发流程,往往使一些项目在向上争取和招商引资中错失良机。项目前期经费严重不足,州县“十二五”规划、武陵山片区规划的重点项目很多没有实质性开展前期工作,停留在“概念”上,成为制约项目工作的“软肋”。

  (二)要素制约是瓶颈。财政资金有限,我州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政府性投资项目一直以中央资金、国债和专项投入为主,而州县本级缺乏基建资金,财政配套困难,加上地处山区项目建设造价偏高,资金缺口居高不下,限制了重点项目投资和建设规模。融资渠道单一,州县金融服务及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发达和健全,信贷风险管控“银根”偏紧,其信贷支持力度难以支撑全州加快发展的巨大需求。项目建设落地难,我州按功能区规划属限制开发区,省级分配有限的用地指标与全州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

  (三)环境问题是阻碍。项目建设推进在政府服务、部门协作、简政放权、办事效率等方面仍有待提升,存在重争取、轻服务、弱监管的现象。部分招商引资项目,对业主资质、实力要求不高,签约落地项目“久开不建、久建不成”,影响全州投资形象。一些项目由于土地遗留问题多、征迁力度偏弱、“两违”处置不力、群众诉求过高等,阻工停工、恶意抬价、强行参工参运等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项目落地推进。

  二、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科学决策统筹谋划项目工作。要着力在人才培养、政策研究、顶层设计、前期储备五个方面上下功夫,抓实项目库建设。注重人才培养。要建立健全项目工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坚持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论实绩、以项目论成败”,注重在项目建设一线、产业发展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和使用人才,形成项目人才引领产业、产业聚集项目人才的良性循环。强化政策研究。要把准宏观导向,盯紧投资动向,找准国家政策“对接点”和投资“切入点”,提升项目运作能力。加强顶层设计。以集群化思路深度挖掘全州产业优势,谋划好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建设、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等重大项目的策划生成,提升项目规划水平。重视前期储备,要以“十三五”规划为依托,统筹协调平衡县市资金、用地和环境承载能力,在决策源头上杜绝投资冲动、政绩项目、浮夸工程和重复建设,集中有限的资金和要素支持重点项目规划、用地、可研、环评、设计、申报等前期工作实质性开展,重点保障经科学论证、独具特色优势的主导产业、基础设施、文化生态旅游、民生改善和城镇化等领域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提高跑项目、争资金的精准性和成功率,牢牢把握项目工作主动权。

  (二)创优发展环境助力项目建设。要着力打造诚信环境,建立健全全社会信用体系,倡导工程建设领域的“诚信”行为,曝光或查处不讲诚信的人和事。要完善政策环境,研究出台含金量高、支持力度大的优惠政策,为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投资“洼地”。要优化政务环境,落实简政放权,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优质便捷服务。要优化投融资环境,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融通社会资金,激发和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最大限度撬动银行主渠道金融资金。要创优争资环境,摒弃“等、靠、要”思想,树立“不跑项目就掉、不要机遇就丢、不争资金就少”共识,营造举全州之力争资引项的良好氛围。要改善用地环境,通过调优规划、布局项目、流转土地、征拆腾地等手段加强土地储备和控制,促进土地增值,将有限的用地指标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用地需求。要保障施工环境,对扰乱项目建设环境的行为“鸣枪亮剑”,为重点项目施工“保驾护航”。

  (三)强化措施提升项目服务水平。按照“从快、从重、从准、从优、从实”原则,对重点项目做到重点论证、重点研究、重点协调、重点服务、重点支持,建立重大项目审批和申报“绿色通道”,确保项目争取有力度、有速度。对招商项目实行“一项一策、一事一议”,兑现政策优惠和服务承诺,确保内引外联投资项目早落地、早见效。实行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加大稽察力度,加强项目建设事前、事中、事后服务,变事后评估为事中监管,变事后追究为事前防范,做好项目投资评审和规模控制、公共资源交易现场监督、标后监管、财务审计和质量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优、进度快,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四)精细管理汇聚项目工作合力。强化责任落实。在每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挂牌公示重点项目挂点联系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工作班子和实施方案,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接受公众监督和绩效评议,确保各级责任落实。强化协调推进,定期组织召开调度会、点评会、推进会,随时掌握项目进度、质量,对项目实施遇到的实际困难,采取现场办公、集中会商、督查交办、联席会研究等方式,想方设法及早解决。强化督查考核。对重点项目督查考核有关事项进行有效整合,避免督查考核事项交叉重叠,维护项目建设秩序。推进精细化过程管理,对政府性和社会投资项目实行分类考核,将年度建设计划精准排到各个季度,将一、三季度作为监测目标,二、四季度作为考核指标,把时间任务账排到每一个节点,把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一个人,把建设目标扣到每一个环节,逐项抓投资额度和工程进度,逐月查看工程实物量,确保重大项目建设旬有进展、月有突破、季有实效。强化舆论宣传。大张旗鼓推介重点项目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宣传先进典型,评选重奖建设“功臣”,曝光、批评或问责反面案例,营造“人人为项目建设出力、事事为项目建设让行”的浓厚氛围,形成全州上下全力以赴抓项目、精准脱贫奔小康的生动局面。

  (责任编辑:宋建昕)

(稿源:湘西工作)
(作者:)
(编辑:张晨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

全民记者

百姓故事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