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工作
本期聚焦
特别策划
工作研究
调查思考
基层视窗
宣传推介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湘西工作 > 调查思考 >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谱写职教改革新篇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谱写职教改革新篇
http://www.xxnet.com.cn 时间:2021-08-20 9:49:36 湘西网

  □ 彭延敏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 重要时刻,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隆重召开,充分体现了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 重视,凸显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 性作用, 对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 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深入 学习贯彻会议精神,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湘西 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干在实处、力争上游, 努力在 促进就业、适应产业、服务行业、引领业态中发挥更 大作用。

  一、优化职教类型定位, 构建职业教育价值引领 新目标。 职 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 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 无论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世界之变、时代 之变、历史之变, 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百 年梦想, 都必须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 突出的战略位置,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部署, 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只有坚持“类型教育”这个基本定位, 依托“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个发展路径,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这个关键改革, 明确“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 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这个发展重点, 把准“推动职普融通,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个发展要求, 才能最终实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这个价值目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提出地, 也是全国脱贫攻坚样板和世界反贫困事业重要地标,过来我们通过整合州本级中职学校和组建湘西现代职教集团等系列措施, 加快资源整合和集团化办学,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技能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成效显著, 50%的毕业生进入州内产业园区工作, 50%的农民大学生成为当地村支书、村主任和乡村产业致富带头人, 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了教育扶贫的领头雁。在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坚持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助力湘西州全国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新使命。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 终是职 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聚焦国家重大战 略, 发挥教育类型优势,系统建强德智体美劳全面 培养的教育体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 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实际能 力”始终是职业教育的努力方向。针对劳动年龄人口 逐步下降的不利处境和人力资源需求日益旺盛的时 代趋势,职业院校应坚持走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 把 立德树人、工匠精神、劳动品格融入思想道德教育、 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实习实训教育各环节, 一体化构建职 业学校专业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 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 通过紧抓促进公平、提升 质量两条主线,加快完善专业、教学、课程、实习、实 训条件等“五位一体”的办学国家标准,做精专业、 课程、教材三类要素, 统筹规模、结构、水平、效益四 个布局, 形成大规模持续培养高素质劳动大军和技 术技能人才的实际能力, 不断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 资本红利, 服务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湘西州始终秉承职教发展与党和国家的现实需要、重大战略和伟大梦想同向同行, 一直坚持职教人才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 创新实施农技特岗生定向招录培养,采取“地方出编+高校培养+基层服务”模式, 解决脱贫发展地区基层专技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服务弱化的突出问题和技术技能人才难找、难招、难留的现实情况,为湘西州乡村振兴量身定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健全多元办学模式, 构建共建共享互利共赢新格局。 职业教育越接近真实工作环境、越接近生产生活一线、越接近实际操作过程, 人才培养质量就越高。实践证明,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职业教育才能迸发出更强劲的生机活力, 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健全多元办学模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力。一是创新校企合作形式, 找到校企合作的利益“共赢点”, 在“利益” 和“资本”两个方面下功夫促进校企紧密合作, 推进 校企双主体育人。二是丰富多元办学主体, 注重发挥 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 探索政 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深度参与的多 元办学格局。三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在制度、标准、 模式等方面强化国际交流, 探索“中文+职业技能”的 国际化发展模式,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现 代职业教育。在推进职业教育多元办学工作中, 湘西 州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实践,2018年组建了湘西现代职 业教育集团,与州内产业园区、中职校和一批国内知 名企业开展校区、校校、校企深度合作, 在职教办学 模式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等方面进行 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集团把产教融合、校企 合作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 抓手, 建立了“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过程共管、成果 共用、多方共赢”的产学合作机制, 推进专业设置与 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 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 的“五个对接”,将人才培养深度融入到产业链发展 中去, 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更多地 把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提高技术技能人才 精准化定位、精细化培养水平, 推动了民族职业教育 特色化、品牌化、集团化发展, 2020年成功创建湖南 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四、强化政策保障机制, 释放职教持续健康发展新动能。体制机制事关内生动力、发展活力, 保障政策更是管根本、管长远的重要支撑,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应从人财物、软硬件等方面健全机制。首先应完善多元投入机制, 坚决落实职教20条关于“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的任务要求,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性质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 逐步提高高职生均拨款水平和中职生均拨款标准。同时,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健全多元投入机制, 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合力。“十四五”期间,湘西州大力实施职业教育能力提升工程,按照地方政府投入50%、企业行业投入50%的建设模式, 启动了职业教育实习实训改善工程。其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师引进、培养、评价机制, 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推进政治家、教育家办学治校, 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选用、培养、交流、退出机制,让懂职业教育、爱职业教育、兼具企业家思维的干部当书记、做校长,管好办好职业院校。最后应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 从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着手, 借助信息技术重塑教学形态,构建包含教师教、学生学、质量评价、后勤保障等各管理环节在内的智能化管理体系。

  (作者系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稿源:湘西工作)
(作者:彭延敏)
(编辑:杨思思)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

全民记者

百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