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工作
本期聚焦
特别策划
工作研究
调查思考
基层视窗
宣传推介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湘西工作 > 工作研究 > 推行政务服务“新模式” 打造贫困地区“新名片”
推行政务服务“新模式” 打造贫困地区“新名片”
http://www.xxnet.com.cn 时间:2021-03-18 11:32:51 湘西网

  □ 彭 涛

  全州首个综合政务服务自助区落户永顺

  永顺县“把方便还给群众、把复杂交给系统、把高效留给政府”的服务理念,构建以村级平台为前哨, 以乡镇平台为前线,以县级平台为前委的立体“作战” 体系,运用“三十六计”中的四计,打响了一场政务服务“攻坚战”,为“三高四新”湖南经济发展战略谱写了永顺新篇章。

  一、反客为主,推行“一件事一次办”落地落实“求实效”。把群众“吃水”的呼声作为政府“挖井”的第一信号,换位思考,各处击破。一是化繁为简。按照“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要求和地方标准,对所有服务事项、办事流程、证明材料再梳理、再优化,先后梳理行政许可事项 299 项、依申请类公共服务事项344 项,全部纳入大厅窗口“一站式”受理。二是合门并窗。投入 3.4 亿元,建立了县、乡镇、村级标准化实体大厅 337 个。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类服务事项前移到乡镇、村社区,突破行政区域限制, 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103 个乡镇事项、48 个村级事项全部落地落实。三是一次就好。克服平台建设滞后的短板,按照“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送达”服务规范,先线下再线上的推进方式,凡联办事项由综合窗口受理,纸质材料流转业务窗口,综合窗口统一告知办结,累计办理联办事项 532 件,覆盖 35 个事项。复工复产政策梳理、录入事项 21 项,累计受理 37 件。四是全生命周期。探索梳理市场主体、项目、自然人三种全生命周期事项,分类编制服务指南,市场主体从设立登记到注销为生命周期主线,梳理涉及 6 个部门 71 个事项; 建设项目以审批先后逻辑关系为生命周期主线,梳理涉及 21 个部门 53 个事项;公民从出生、入学、就业、退休为生命周期主线,梳理涉及 17 个部门 164 个事项,实现人生“一件事”全流程“一次办好”。

  二、远交近攻,推行便民事项村级代办模式“接地气”。认真总结便民服务实践经验,采取适合山区实际的建设模式,服务延伸有效推进。一是认真总结过来经验。探索推进便民服务向村级延伸,将原7 个拆并乡镇政务服务中心改分中心继续保留,启用乡镇政府 2 号公章 ;以村级组织换届、扶贫攻坚为契机,率先在湘西州推行村干部值班制,真正做到了村一级有人办事。二是群众需求确定事项。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入调研,针对目前村寨大多居住“386199 部队”人员(38 为妇女、61 为儿童、99 为老人)的需求,先行确定新生儿上户、医保登记交费、住院医疗费补助等 18 项代办事项。目前,村级代办事项扩大到 62 个事项,累计代办 25810 件。三是快速服务“山区化”。我县地域面积全省排名第 7 位,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快递网点无法覆盖的实际, 采取直接邮寄、间接邮寄相结合,与邮政快递合作, 每天从县、乡镇政务中心取送一次,封装到“永顺政务服务”专用邮寄包,全年费用 12 万元包干,收到了“花最少的钱办同样的事”效果。四是拓展服务内涵。“你办事,我跑腿。”群众办事到村级服务大厅受理,村、乡镇、县三级代办员代办,办件资料邮寄到县乡大厅窗口,群众可以脚不出村办成事, 还可以像网上购物一样,扫描办件二维码查阅办理进度,深受群众欢迎。

  三、抛砖引玉,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落地落实“顺民意”。以办好“一件事”为标准,提升审批服务效能, 真正让干部“动”起来,让群众“乐”起来。一是只进一扇门。按照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发展要求和“应进必进”原则,推动直接面向企业群众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除取消事项、现场服务事项以外,其余285 项行政许可、313 项采取直接授权、委托授权方式全部进驻大厅办理,方便群众办事。二是一站式服务。以“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总揽,以简化流程、一次办结为目标,形成导办、受理、联办等 9 项制度, 设立办税、不动产登记、医保专区综合窗口和政策兑现、人才引进、招商引资专窗办 ;湘西州首个综合自助服务区 2020 年 8 月 5 日投入运行,先期配置9 台自助终端,21 个高频事项可自行办理 ;设立家庭婚姻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率达 40% 以上, 成为扩展政务服务亮点。三是一门式服务。克服点多面广、基础薄弱、资金困难等客观因素,办点示范,后发赶超,编制、录入、发布实施清单、服务指南, 成为湘西州样板 ;采用县、乡镇、扶贫后盾单位“各出一点”的方式,为 303 个村配置办公设备 ;采用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两层把关人员配备、业务培训, 7 月1 日已全面启动,累计系统内办件 4584 件。

  四、以逸待劳,推进政务服务新媒体“不求人”。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集成服务,构建起网上协同融合政务服务新体系。一是联通系统平台, 办事服务全覆盖。运用“互联网 +”思维,拓宽服务模式,利用手机 APP、电脑 PC 端、大厅服务终端以及微信平台,285 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全覆盖,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惠民方式。二是以数字乡村为载体,推动信息惠民。以政务服务旗舰店和微信为门户、以乡村服务大厅为窗口,将与群众最常涉及的服务事项延伸到乡村。通过实行“多点受理,综合接件,一站办结,全县通办”等措施,实现了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提交申请,足不出村就能“一站办结”,逐步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互联网+ 政务服务”让信息服务民生无处不在。通过柜机、手机 APP 和公众微信号,将政务信息、公告主动推送到老百姓手中;推出掌上办事大厅,提供预约挂号、水电气缴费、车辆违章和公积金查询等 20 种便民服务,为群众提供“傻瓜式”的公共服务,缩小了城乡、区域差距,促进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

  (作者系永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稿源:湘西工作)
(作者:彭 涛)
(编辑:杨思思)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

全民记者

百姓故事